張濱 畫
  等式成立條件
  考生當年須在恩平參加高考,並被北京大學或清華大學錄取;考生要具有恩平戶籍五年以上(含五年),在恩平就讀初中、高中累計3年以上(其中高中不少於2年),且在恩平的高中學校畢業。
  2015年~2021年,恩平學生若被北大、清華錄取,將有機會獲百萬元獎學金。而2016年前考進北大、清華的恩平籍考生,還可獲“洋房”一套。
  澳門恩平同鄉會會長在恩平豪擲3000萬元設高考專項獎勵基金
  若考生獲獎其小學中學老師也有望獲得重獎 重金“砸”尖引熱議
  文/記者黃子寧
  明年起,恩平學子踏入北大、清華名校門檻,“吸睛”同時更是獲“吸金” 機會。這源於日前澳門恩平同鄉會會長馮活靈在江門恩平市設立的專項高考獎勵基金,據悉,該基金年設“獎池”金額高達500萬元。按照獎勵規定,入讀北大、清華的恩平籍學生哥,將有機會獲百萬元獎學金和“洋房”一套。
  此消息傳出,便引來不少網友的“嫉妒羡慕恨”。而記者採訪瞭解到,“豪擲”重金獎學尖子的背後,是近年來恩平高中優質生源流失問題的凸顯。專家表示,重金獎學或造成教育功利思想,留住生源,不妨將資金多向薄弱的義務教育學校傾斜。
  關註:設專項基金“豪擲”三千萬“砸”考生
  日前,澳門恩平同鄉會會長馮活靈回鄉走訪的同時,一個不平凡的舉動向恩平教育界擲下了一枚“炸彈”——設立了高額的高考專項獎勵基金。據當地教育部門介紹,該獎勵基金是恩平目前金額最高的獎學基金:2015年~2021年,恩平學生哥若被北大、清華錄取,將有機會獲百萬元獎學金。此外,2016年前考進北大、清華的恩平籍考生,還可獲“洋房”一套。
  記者獲悉,馮活靈此次設立的高考專項獎勵基金總額達到3000萬元,用於獎勵恩平市考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考生及相關教職人員。
  對於獲取該獎學資格的考生,其基金管理章程也限定了相關條件,包括:考生當年須在恩平參加高考,並被北京大學或清華大學錄取;考生要具有恩平戶籍五年以上(含五年),在恩平就讀初中、高中累計3年以上(其中高中不少於2年),且在恩平的高中學校畢業。
  值得關註的是,“豪擲”3000萬元的專項獎學資金,除獎勵報讀國內頂級名校的考生外,還將如何分配?
  根據基金管理章程,若考生成功報讀了北大、清華,該考生的小學教師也有望獲重獎。
  根據獎勵辦法,每年該專項獎金總額為500萬元,若當年恩平市有3人以上(含3人)同時考取北京大學或清華大學,則每增加1人就追加100萬元。
  而對於當年恩平市只有1人考取北京大學或清華大學,則獎給考生100萬元,獎給考生在恩平就讀的小學、初中、高一、高二所在學校的教師各60萬元,另外,考生的高三科任教師可獎160萬元。
  探析:重獎背後是優質生源流失問題凸顯
  “為留住優質高中生源,教育部門也出台過相關措施鼓勵恩平籍初三學子留在本地讀高中。”恩平市教育局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設置專項高考獎勵基金或對本地教育產生積極作用。
  該負責人表示,每年初升高階段,恩平全市都有200~300名優質生源流失到江門城區、新會甚至是廣州、中山的名校。“主要是恩平經濟因素導致教育較其他地區落後,流失的也是恩平最好的學生了。”
  恩平一中是恩平當地教育優質資源最為集中的名校,該中學辦公室負責人王老師告訴記者,優質生源的流失成為了學校每年生源管理主要面臨的問題。該負責人表示,除了他市名校的“誘惑”外,該校一體化辦學模式的瓦解也影響了生源。
  對於江門而言,可以說沒有哪個地區比恩平更渴望名校尖子。根據江門市教育局招生辦統計數據顯示,自2010年以來的5年中,江門主要區市裡唯有恩平未出過北大、清華考生。
  恩平一中辦公室負責人王老師表示,和現在恩平匱乏名校尖子的情況相比,以前的名校“戰績”更顯輝煌。“早些年前學校都出過北大、清華生,而且學校的高考成績都在五邑地區屬中上游行列,個別傳統科目還占全市前三。”王老師說,生源流失是造成該現象的主要原因。
  根據江門市教育局招生辦統計,2013年及2014年高考,恩平錄取情況占據江門三區四市的末尾。在今年高考中,恩平的整體錄取率不足五成,而僅有65人能讀一本。
  教育部門:暫不透露基金如何管理
  對於緣何重金獎尖子,馮活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是為了支持家鄉教育事業發展,鼓勵恩平籍學子考取全國頂尖學府。
  而記者昨日聯繫恩平市教育局,就基金如何管理瞭解詳情,該局聶姓負責人表示,馮活靈為善舉向來低調,對其細節不便透露。
  專家聲音:要留生源,獎學不如助學
  “民間資助當地教育的熱情值得鼓勵,但在形式上不妨多考慮價值導向。”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就此事表示,專項資金的獎學要考慮當地的實際情況和教育意義,而對尖子的重金獎學有可能導致價值導向的錯誤,包括會導致發生的教育“錦旗主義”、“功利主義”。
  熊丙奇說:“只有尖子才能獲重獎,會使得社會和家長普遍認為名校和分數才是教育是唯一衡量價值;而名校標準又會使得當地學校辦學空間越來越狹小,只往培養尖子方面靠攏。”
  對於使用獎學形式留住流失生源,熊丙奇建議,與其獎學不如以助學形式合理規劃基金使用,多向地區義務教育階段進行傾斜。“考生流失意味著本地教育資源並不優質,有資金不妨用在生源源頭和基礎學校教育,這樣才有可能治標治本。  (原標題:上北大清華=百萬+洋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c01bcma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